『國』之四維,校之四處;惟處能維,方有所『為』
今日雖然七點四十分出門,但仍然遲到。未欣賞到建成國中國樂社的音樂演奏感到扼腕。跟上同學腳步後,立即於鐘樓前拍照,雖寒風肅肅,惟期庭樹未見淒淒,反而有一種綠抽新芽枝上頭之感,驚覺此地風華。具有古典結合現代,科技融合人文之美。
上至會議室,聽校長簡報,知道建成國中有38班以及1個資源班和1個學習困難班。且建成有許多活動,例如教師節之束脩啟智禮;耶誕節之歌唱比賽;考試時家長會會送狀元帽以及椪柑;圓緣園等。校長的教育理念很簡單,就是「有守、有為、有典範」,結語並列出「學校就是學校;校長就是校長;老師就是老師;學生就是學生;家長就是家長」,意即要「在其位當謀其政」、「做甚麼要像甚麼」。這好像王品集團負責人戴勝益以及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常常說的話。老師回敬以「事情要完成;原則要把握」等原則。鄭校長說到其辦學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只是在其認為應多元發展之時,我並未看見其著力於任何與技藝教育有關之活動,或許融入到各科領域教學去了吧?
簡報完後,先至校史室參觀,繼而籃球場、演奏廳、空中花園,接著穿鐘樓而下,至教學資源中心。後旋即至E化教室,頗有『教室扁平化』之感。
觀其版畫教室、陶藝教室、雕刻教室等皆位於舊校舍中,頗有「古舍文藝」之風。而與其最先進的「E化教室」則僅座落於對面二樓教室,如參商相映,碧彩紛成。綴之以魚池、攠之以古廊,實有餘意而竟覺無窮者,浩浩乎若一葦之所如於天地中,星子未爍而渠橋已立。不經意,得而抃風舞潤,呼雩歸詠。
後繞至然後看波浪天花板、地圖牆、文昌『學』字等特色。
由於拄筆為文,實應以散文記之,然因為遊記察考,得以要點記之,證諸方家。
一、我所見到的特色
1.E化教室的電子白版另接投影布幕。
2.教室扁平化(classroom flatting)
3.OT等籌財源之方式
(1)大同社區大學
(2)籃球場、游泳池出租
(3)學校停車場
(4)拍片場景租借
(5)日本校友捐款
4.景觀陽台&植樹
5.衝浪天花板(take a break)
6.鐘樓與當代藝術館之造景融合
7.各類藝能科教室設於古建築中,增添人文情懷
8.學校融入社區
9.廊柱裝飾
10.教學資源中心位置佳
二、我的疑問
1.維修經費與游泳池之維持費用何來
2.教學資源中心雖位於校之中心點,但後門鎖住無法達到易達性
3.生態池之循環工法為何
4.鐘樓之設置為何僅裝飾
三、我的建議
1.學校可以成立技藝學程,並考慮與當代藝術館合作(觀光解說員)
2.生態池之流動似乎須借助於水泵或植水生植物達到美觀。
3.教學資源中心或可於後門增設感應器或做好品格教育。
4.鐘樓可以將中改成可動式,除可便利社區外,更可形成引人注目之特色,且蔡玲玲主任建議很好,學系之鈴聲由鐘樓來響,將更可增空谷流韻之美感,形成並加深學校文化。
5.建成國中校區各處皆易達,有類於日本之六本木中學,但無障礙設施似乎不是那麼完善,或者因古蹟未能破壞所致。
雖然當日寒冷且天雨如微冰,但心中著實溫暖,讓有朝一日成為校長的我,看到一個勾勒在心中的願景藍圖。感謝羅昌龍主任、鄭為國校長,以及吾師木金老師。這半天的出遊,非常值得。
也感謝校長撿到我的停車卡並蓋了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