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指定閱讀(14):我國國民小學校長儲訓模式的回顧與展望~讀後心得

一、校長儲訓模式的演變時期共可分為三個階段
1.欽點派用期(1965以前)
2.甄選儲訓派任期(1999以前)
3.甄選儲訓培育模式並行期(1999~2001
4.甄選混沌期(2001迄今)

二、秦夢群(1999)提出的四點為校長縣市自培的弊病
1.儲訓校長研習時間較短
2.專業之能課程太少
3.缺少各縣市教育行政事務經驗交流
4.地方政府財力、人力狀況不一

三、陳木金、李俊湖(2006)將培訓分為
1.板橋期:課程草創、中興思想、愛國精神、民主開端、博雅教育、教育改革
2.三峽期:行政管理、專業成長、師傅校長

四、我的心得
就桃園縣為例,似乎校長儲訓沒有太多的實務教學。而且在許多新知方面沒辦法充實。但我覺得桃園縣有一點很好就是校長主任儲訓能結合其他證書的考試,如IC3,可以增進校長主任在資訊電腦的使用能力。我覺得這種模式可以搭配如考過一些檢定考試,譬如說GEPTTOEIC等,因為語言力是未來校長最需具備的核心能力。目前都一直說要國際化,但是我們中小學的校長真正能用英語與姊妹校溝通的有幾位?似乎少之又少,除非校長本身就是英語系專長。

此外,校長身為首席教師,是不是能夠在培訓時,教導校長如何善用各種學習社群。至少教會如何參與各科教學研究會。校長出席給予的建議是大原則和大方向,甚至可以切中核心,這時可以請各縣市輔導團的團員來教,如果儲訓校長們覺得自視甚高,那或許就可以從師傅校長的本科專業中培訓能教導初任校長。

目前各縣市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正推動中,如果也在校長儲訓中加入一起培訓校長成為專業輔導教師,那不是一舉數得?這樣讓校長具備專業評鑑輔導能力,日後職掌學校後,也能夠順勢推動。桃園縣國中僅兩所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前述建議做法值得參考。
我認為更應該教給校長的,是加強所有「教育法規」和「各縣市教育行政政策規則、章程或行政命令」。而且必須加強「專業倫理」一塊。同時,應開設「各處室行政實務」,並輔導未修採購法之校長,在結訓前能考取採購法證照,加深其採購專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