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欲專業自主之前,要先自行專業發展。也就是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以及『專業精神』才足以要求享有專業自主的權利。這篇文章的重點在以教學檔案作為教師在『自我效能』、『教學效能』以及『專業發展』三方面的呈現。我記得以前再看別人參加教甄時,總會帶著厚厚地幾本教學檔案。那時候,非常敬佩這些教師,因為這些教學檔案可以說是這些教師豐厚的背景知識和理論實踐。我太太的教學檔案也常讓我汗顏,那時後才明白說原來真正的教師不僅是必須具備專業的知識、能力、以及精神,還必須將這些個知識能力和精神以具體事物呈現出來,否則,人總會有遺忘的時候。豐厚的教學檔案可以鑑往知來,並可以時時更新,讓資訊不斷隨時代遞嬗而更新,讓經驗不斷隨歲月累積而豐厚。
教師在建構教師評鑑系統時,最必須注意的就是教師本身是否已經做好受評鑑的準備、以及教師是否具備受評鑑的能力,更需注意的是教師能否在評鑑後獲得良好的啟示或改善的想法。本文是以教學檔案建構教師評鑑系統,留待之後的學者對在教師評鑑系統建置完成、各項評鑑測驗或量表也已經發展完備之後,對於教師受評之後的改變或改善,是否也可以發展出一套機制或系統以茲因應。
教學效能是多向度的評鑑,因此在開發對於教學效能的評鑑指標委實重要,這時似乎不僅限於紙筆及口試,如何以一套專業的教學效能評鑑來評估教師教學效能,並能使其表現完整地呈現,似乎也是教育評鑑研究者或測驗學者努力的目標。似乎目前DIF等測驗題的使用會是不錯的選擇。
教學檔案目前似乎不是很被重視。尤其在大家獲得教職之後,似乎沒有人會繼續做下去,希望日後實施教師分級制度時,能將這個向度納入重要指標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