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指定閱讀(11):趨勢領導對學校行政經營的啟示~讀後心得

   陳老師從「革命學」與「未來學」中發展出來的趨勢領導理論,分為「速度革命加快」、「創造便利措施」、「選擇豐富多樣」、「生活型態改變」、「提高附加價值」、「顧客服務至上」、「技術不斷創新」以及「品質需求提升」八大趨勢。這八大趨勢都是針對我們的顧客,也就是「家長」和「學生」所為。面對少子化的時代,的確,校長必須輔以「市場導向」的觀念去經營學校,亦必須以「原則要把握」的觀念來應對,方不致於被批為「學店」。
    現今校長的職務時在越來越難做了。也有許多外在的因素影響著學校行政運作,例如總是虎視眈眈的媒體;或者是家長會的利益糾葛;或者是教師會的只捍衛權利;或者是時常變動不定的教育政策。在在讓本來就比其他組織來得較具「安定性」的學校,轉身一變成為人人希望演出的「舞台」。不具備舞台魅力的校長就如同過氣紅牌一般;就算勉強能度過一輪;到了下一個學校又不要重新洗牌,而不能適應者,只好掛出「退兵免戰牌」,回家退休去了。

    Conley所說的很有道理,他說校長察覺到權力被分享時,權力會增加而不是減少,而這也是學校再造能否長期成功的因素。我覺得這有點像吳思《潛規則》中所談到的「君臣利益團體共生」的局面。也就是領導者必須要具有層層的領導權力部屬來行使職權,讓組織更好,如果校長能賦權,主任們和組長們會很樂意因為分權而盡心,這時校長權力必定增加。倘若校長大權獨攬,事事自把自為,主任和組長們也樂得輕鬆,且因為無權亦不必負責,這時校長權力看似很大,其實反而減少了。

    校長必須採用趨勢領導,了解當前領導趨勢。否則就會產生「歸去來兮」之歎。近年來校長很少做滿3任的,有些剛剛考上的校長壯志凌雲,本欲一展抱負。誰知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綜合許多複雜和混沌的沙灘,是前浪校長的遺憾,後浪校長的惡夢。

    其實,我個人覺得為什麼「權力下放」和「賦權增能」會讓推動學校本位的校長如此苦不堪言呢?原因非常簡單,「權力下放」就是「有事校長扛」;「賦權增能」就是「賦校長空權去擔超過能力負荷的責任」。昨天九把刀到關西高中演講,校長一句「幹!真是太好聽了!」馬上招致非議。這就是很明顯的「動輒得咎」、「動靜觀瞻」。其實,在記者訪問該校學生時,會察覺學生的一致反映都是持支持校長的態度。雖然校長當眾飆粗口確有不對,但是這位校長順勢而為,這不就是趨勢領導嗎?雖然說這位校長拉近學生的距離採用這個字卻時有點不雅,但是我們是旁觀者,沒有辦法體會當天現場的狀況和氣氛,所以教育部長似乎也夠諒解,並「提醒」該名校長必須注意自己言行,並不會處罰。

    校長學是一門非常實務的「治學」而非「經學」。然而在如何掌握一些理論,達到「通經致用」,就如同今日我到武陵高中聽書法家杜忠誥先生所回答一個先從何處學書法的問題,他說:「二十年前,如果你問我這個問題,我會說從隸書篆書或楷書學起,現在你問我,我會回答我四十七年來心得學習的心得,就是每一位大家在學習某一項技藝後,他都會領悟到自己最缺的是甚麼,我會建議你從我領悟到的最缺的那個部分開始學,而那就是我剛剛提到的『澀、穩、貫、和』!」我想,校長趨勢領導也是如此,如何從諸多師傅校長身上學到那份「領悟的缺」(也就是黃易在大唐雙龍傳所提到『遁去的一』,以及天刀宋缺所言『刀道至境』,邪王石之軒「不死印」之空潭瀝春,師妃媗之『劍心通明』)。希望這些校長能夠在陳木今老師所建置的網站上,留下他們領悟的『缺』。(我媽好友鳳山國小陳校長明年要退休了,再不快點,等他們退光光再去找他們,就有點麻煩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