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指定閱讀心得(11)從教師效能來塑造良師典範的師道精神

指定閱讀心得(11
從教師效能來塑造良師典範的師道精神

壹、閱讀內容摘要

一、從教師效能塑造師道精神
(一)從『教學自我效能信念』來塑造師道精神
(二)從『系統呈現教材內容』來塑造師道精神
(三)從『多元有效教學技術』來塑造師道精神
(四)從『有效運用教學時間』來塑造師道精神
(五)從『建立和諧師生關係』來塑造師道精神
(六)從『營造良好班級氣氛』來塑造師道精神

二、從《與成功有約》來發展師道精神
(一)從『主動積極』的成功習慣來塑造師道精神
(二)從『以終為始』的成功習慣來塑造師道精神
(三)從『要事第一』的成功習慣來塑造師道精神
(四)從『雙贏思維』的成功習慣來塑造師道精神
(五)從『知彼解己』的成功習慣來塑造師道精神
(六)從『統合綜效』的成功習慣來塑造師道精神
(七)從『不斷更新』的成功習慣來塑造師道精神

三、從良師典範來建構師道精神
(一)學習專業典範(Modeling
(二)教導知識技能(Educating
(三)建構情境脈絡(Net-working
(四)完整闡述敘說(Telling
(五)發展統觀全局(Out-looking
(六)獨立擔當任務(Reacting

四、學生能成功學習、教師能樂在教學
    本文主要目的乃是期望能做到「學為良師、行為式範」的精神傳承,培育更多『修養好』、『氣質好』及『能力好』的優質教師來為教育工作貢獻心力。因為教育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而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如何陶治莘莘學子引領學生由「自然人→文明人→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全人格發展,追求健康、快樂、平安、幸福的人生,都有待教師之「教學效能」(teaching effectiveness)發揮積極正向的價值與功能,使學生能成功的學習,教師能樂在教學。


貳、讀後心得感想

一、本篇讀後感
   《禮記學記》:「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旨哉,聖人之道盡此而觀止。知善學善問者,於今時則稱之「高徒」;待善問者,於今時則稱之「名師」。名師之徒輩有善茬劣駑;高徒之師類亦有實學虛名,此豈造化乎?抑人之所曰則稱之乎?吾實不得解亦未嘗能得而解矣!
    此以吾師之例為師之所重者,「曰之效、材、術、時、係、氛」。效者,本於己之衷而發乎外,能動能靜而移學子之戾、化學子之惑者稱之。材者,師引於傳道授業之物也。故材之擇舂萃搗,或甚有故之之惘,此皆材者所曳也,曳之鴻鵠豈為鴟梟?曳之經典豈為誥盤?術者,師所施而下所習者也,教以說文觀之,曰上所施而下所效者也,無術者而雖有材者,猶如力大無所宣也,無使楩楠豫章因程器而成器。時者,宙之須臾之謂也,無對時而施,雖效、材、術兼具而徒呼負負;中庸不云:「上律天時,下襲水土」。因時而有機,故云。係者,關係之謂也,何以高山仰止,徒之景師;何以青出於藍,師之雨徒,師徒之間如天地、君臣、父子,失之則凌節之教,未嘗不得而慎乎,況乎禮記之斅學半。氛者,境之浴也,境優則心開,心開則係佳,係佳則對時,對時則用材,用材則施教,施教則效無窮盡矣!
    噫嗚呼!閱畢本篇常欲振之,卻也因思及昌黎《師說》:「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而嘗嗟然慨歎。意想古今皆然,古人誠不我欺也。然一念至此,心志更堅,非譬地藏菩薩難佛,而作婆毘迦羅戒體之毀。
    常自明於書,如學子之「順性而庠序之方有所為」,豈非柳河東《種樹郭橐駝傳》所云:「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以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讎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揠苗助長,則反是。英諺不云:「If the learner has not learn ,the teacher has not taught.」嗎?

二、《卓越領導厚黑學》讀後感
    人之才殊能異,量才甄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孟德之君臨天下自謂乎!而今治世盛具,需以書中所言「用人也疑,疑人也用」,展其盜嫂受金者之所長,非見其曝短而棄之於市。此魏武之籠天下以柄也。昔吳起吮癕,卒報之以身;楚莊釋纓,唐狡以死相予。容人者恰如百川匯海,眾星拱月。海不則其流,月不蔽其茫。用人如器,各取所長。見秋毫之末,防藻萍之風。任人惟才非為親,賞臣論功非以情。各司其職,此劉邦所以成大事也,事必躬親,此蜀漢之所以早亡也,此非先例之示警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